2025年某券商因员工误操作导致千万级资金损失,而同类使用RPA的企业却凭借三重防护机制实现零事故——安全已成为RPA选型的首要门槛。
一、数据安全的「五层装甲」设计
军事级加密传输
采用国密SM4算法对流程中所有数据加密,密钥由企业独立托管,连RPA厂商也无法解密(某政务云平台验收实测破解耗时>300年)
沙箱隔离运行
机器人仅在虚拟容器内操作,无法接触主机核心系统(通过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)
区块链存证审计
每个操作步骤生成哈希值上链,某上市公司利用该功能10分钟完成证监会问询数据溯源
二、合规性「双保险」机制
权限颗粒化管理:支持人脸识别+动态令牌双因子认证,细粒度控制如"仅允许查看A系统发票但禁止导出"(某跨国药企中国区合规案例)
GDPR/KYC就绪:自动擦除欧盟用户隐私数据,某跨境电商借此避免380万欧元罚款
三、看得见的安全承诺
✅ 国内唯一同时获得ISO27001、CSA-STAR云安全认证的RPA厂商
✅ 某国有银行压力测试:连续7天2000万次交易0数据泄露
"选择RPA就像选保险箱,不能等出事才看锁芯结构"——某世界500强CIO在2025智能财务峰会发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