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

企业平台

人工智能技术驱动,为您提供智能化、标准化的解决方案,确保信创安全,助力您实现业务的卓越自动化

发现评估

能够深入分析并优化流程,从而提高效率和精确度,发现流程改进机会,确定高投资回报自动化领域

自动化

通过自动化提高流程效率,实现了业务流程的自动化、优化和高度可扩展,为您的组织带来卓越的效率和可靠性

AI+自动化

通过自动化提高流程效率,实现了业务流程的自动化、优化和高度可扩展,为您的组织带来卓越的效率和可靠性

解决方案

行业解决方案

深耕行业,涉及金融、能源、制造等领域

业务解决方案

财务、人事、客服等部门或业务职能案例与方案

400-8218-738 登录 注册 申请试用
首页 / 新闻动态 / 重构智能制造供应链:从效率瓶颈到流畅运转的蜕变
重构智能制造供应链:从效率瓶颈到流畅运转的蜕变

重构智能制造供应链:从效率瓶颈到流畅运转的蜕变

旗旗

2025-07-18

在制造企业的运营中枢,供应链如同一条精密的纽带,串联起采购、生产、物流与客户对接的全流程。它的顺畅与否,直接关系到成本控制的精度、订单交付的速度,乃至企业在市场中的响应灵敏度 —— 高效的供应链能让原材料准时抵达生产线,让产品快速送达客户手中;而一旦流程卡顿、数据断层,往往意味着人力内耗、时效滞后,甚至错失市场先机。



在实际供应链运营中,许多企业都面临着相似的挑战:

 

采购团队需要同时操作采购平台与生产系统,频繁切换界面、人工核对审批状态,导致订单处理效率受限;

 

营业部门员工每天需对接上百个客户平台,在订单、对账和发票管理中投入大量时间处理重复性工作;

 

生产部门每天手动处理数千条库存数据,从导出到生成报表需耗时近一小时,数据准确性也面临挑战。

 

这些看似孤立的环节,实则是供应链中普遍存在的效率卡点。而当这些卡点被逐一打通,带来的不仅是流程的流畅,更是企业竞争力的跃升。接下来,我们就看看这些企业是如何突破瓶颈,实现供应链效能质变的。

 

#1

采购流程

从 “定时处理” 到 “即时响应”

斯凯孚的采购平台与生产管理系统之间并未打通,故采购员在采购平台下单后,需先手动登录生产管理系统查询审批结果,确认订单状态正常后,才能推进付款、入库等后续动作。这种 “人在中间传数据” 的模式,导致订单处理只能依赖人工定时操作,时效性难以保障。

 

如今,艺赛旗帮助斯凯孚实现自动从生产管理系统抓取已审批订单,同步到采购平台复核。若订单信息匹配,便自动完成确认并推送至下一环节。曾经的 “定时窗口” 被打破,订单处理实现 7×24 小时即时响应,采购员从重复核对中解放,专注于更核心的供应商管理与策略制定。



 

#2

多平台订单管理

从 “重复操作” 到 “智能协同”

 

昆山茂顺的营业部需要对接 110 个不同的客户平台从订单接收到对账、发票管理再到清账,每个环节都要在不同系统间手动切换操作,不仅耗时,还容易因操作差异出现疏漏。

 

通过引入RPA,系统可自动登录各客户平台,完成订单接收、数据比对、发票匹配与清账等全流程操作。人工只需对系统标记的异常信息进行复核,其余环节均由系统自主完成。这一转变让团队从 “机械执行者” 变为 “流程监控者”,日均处理效率提升 80%,错误率近乎归零。



 

#3

库存数据处理

从 “手动整合” 到 “秒级生成”

无锡百年通的产品制造部,每天需多次登录 MES 系统导出 “物流库存批次明细”,从中提取关键数据,手动完成 1000 + 条记录的筛选、核对、排序,并合并拆分成不同报表,最终生成 “物料库存表” 供业务分析。整个过程单次操作需 50 分钟,且数据越复杂,出错风险越高。

 

现在,应用艺赛旗RPA解决方案后可自动导出数据、按规则提取关键信息、完成报表的拆分与合并,并将最终的 “物料库存表” 自动存储至共享盘。单次操作时间从 50 分钟压缩至 5 分钟,准确率达 100%。业务人员无需再耗费精力整理数据,可直接基于实时报表快速判断库存状态,保障生产与销售的顺畅衔接。
 




供应链竞争的核心在于流程效率与协同能力。通过消除采购、订单、库存等环节的隐性成本,企业能在智能制造中抢占先机。当单个环节的自动化成熟后,供应链正迈向更深度的协同:比如通过历史数据预测采购需求,提前调整库存;通过实时监控物流节点,主动预警异常;甚至通过全链路数据打通,实现从客户订单到生产计划的 “一键触发”。这种 “主动预判” 的进化,正是智能制造时代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。


 

如果您的企业也在供应链管理中面临系统对接繁琐、重复操作过多、数据处理低效等问题,不妨探索更智能的流程优化方案,让技术成为破解瓶颈的钥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