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是开始使用RPA进行自动化的系统化路径及关键技巧:
一、基础准备阶段
1. 理解RPA核心概念
明确RPA的本质是模拟人工操作(如点击、输入),处理规则清晰的重复任务(如批量数据录入、跨系统同步)。
2. 选择工具与环境
优先选择低代码平台(如影刀RPA),通过可视化拖拽搭建流程,无需编程基础。
确保操作系统为Win7 SP1 32/64位及以上版本。
二、入门学习步骤
1. 系统学习基础操作
- 从官方教程入门,重点掌握:
- 网页/软件自动化(元素定位、表单填写)
- 循环与条件判断(初始值、步长、结束值设置)
- 输入优化技巧(长文本用剪切板代替逐字输入提速)
- 学习资源:官方文档、社区论坛、视频教程(如艺赛旗官网设有交流板块分享的视频教程)。
2. 环境配置实战
- 连接手机与电脑(移动端自动化场景):
① 开启手机开发者模式(如小米:连续点击MIUI版本号6次)→
② 启用USB调试/USB安装→
③ 关闭自动息屏,防止流程中断。
- 桌面软件需提前测试兼容性(如微信、Excel)。
三、实践与进阶
1. 从小型项目练手
- 案例参考:
- Excel自动化生成数据看板(影刀+Excel)
- 跨系统信息查询(如卡点系统→FMIS财务系统)
- 调试技巧:
- 循环次数校准(初始值0/1、步长调整)
- 异常处理(弹窗干扰、元素定位失败)
2. 掌握高级功能
- OCR文字识别:提取图片/票据信息(如发票、身份证)
- 集成AI能力:结合Python或GPT处理非结构化数据
四、持续提升
- 认证与社区:参加影刀RPA认证培训,加入用户群交流疑难。
- 复杂流程设计:拆分大任务为子流程,采用“由内到外、由上到下”的执行原则。
关键提示:初期避免直接处理复杂中断场景,优先选择高稳定性流程(如报表生成),熟练后再拓展至动态环境(如电商订单处理)。